本组图片来源于穆默的摄影日记。1900年,德克林德在北京街头被清朝将领恩海击杀后,穆默接替了德国驻华公使的职务。两年后的1902年,穆默从北京启程,前往直隶热河(今河北承德),并用相机捕捉沿途的风景。由于照片数量众多,本文选取了他从北京到古北口路段的部分。
1902年某日,穆默与一名文官、一名武官及四名护卫共同从北京出发,前往承德。由于路程遥远,他们携带了大量行李,并让随行的脚夫用马匹负担这些行李。由于当时的交通条件有限,穆默在旅途中大多乘坐轿子或骑马行进,速度相对缓慢。在途中的一家客栈,他们因路途疲惫停下休息。这座客栈位于一条主要道路旁,吸引了大量途经的客运马车,院子里挤满了车马。
展开剩余80%客栈内的孩子们大多数留着乱蓬蓬的长发,身上光着膀子,裤子破烂不堪。由于长期居住在这种地方,他们见惯了南来北往的旅客,对镜头毫不在意。在客栈不远的山脚下,有一座房屋,墙上写着“吉星”二字,门前站着三名形态各异的孩子。最大的那个依然赤膊,半大的穿着厚实的棉衣,而最小的则是上身穿棉衣,下身光着腿,令人难以判断是寒冬还是初春。孩子们旁边的地上,放着一只硕大的酒瓶。旁边是一排长长的瓦房,村民们聚集在此,目光充满了好奇。此时,酒瓶被另一个孩子拿走,原本的小孩子连忙追过去,讨回自己的“宝贝”。此情此景逗得旁边的几个男人笑逐颜开。
穆默在客栈休息一晚后,继续启程前往承德。需要特别提的是,他在客栈内拍摄了多个地方的照片,包括客房、厨房和马厩等,整个场所显得异常清静。根据推测,穆默可能为了安全考虑,特意将其他旅客赶走,确保环境的宁静。
牛栏山位于顺义北部,潮白河的西岸,始建于1368年,素有“京东八大古镇”之一的美誉。照片中显示的是牛栏山的主要街道,远处的门楼是牛栏山的东门。
元圣宫是牛栏山的一座道教宫观,始建于宋元时期。义和团运动期间,这里曾是义士们的聚集地,后来成为清兵的驻军所在。当穆默一行人经过时,门前的清兵挺拔站立,手持枪械,神情肃穆,显得格外威严。
牛栏山境内的潮白河上,有一座长长的木桥,桥面由密集的木柱支撑。此时,穆默的四名武装卫兵正在桥上牵马经过。桥下的河水汹涌流动,远处的山峦仿佛在吞噬着一切,景象苍茫。
南天门坐落在两座山之间的狭窄山道上,距古北口西南约十里。南天门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(1704年),是古北口通往北京的必经之地。从另一侧望去,南天门前的地势开阔,视野极为广阔。门旁有一个小型建筑群,其中包含了一座关帝庙。
南天门关帝庙内供奉的是关羽的坐像,香炉、烛台和小铜钟整齐地摆放在供台上。供台前,伫立着一位身穿毗卢帽、手持长戟的侍者,显得威武非凡。庙内还有另一座塑像,主神手持宝剑,前面站着四位神态各异的护法,神情凛然。推测这尊主像应为真武大帝,在此安置他是因为此地靠近重要隘口,适合塑立“战神”形象。
南天门通往古北口的路途中,穆默拍摄到一座寺庙,山门前长着两棵苍老的树木,树梢上悬挂着鸟窝。远处的山脊上,可以隐约看到长城蜿蜒而行,几座烽火台点缀其间,形成一幅美丽的风景画。
古北口关城是万里长城上的著名关塞之一,素有“京师锁钥”的美誉。照片中显示的是古北口北门的景象,门前的两棵老树枝繁叶茂,显得异常古老沧桑。周围的景象给人一种沉浸在历史的厚重感中。
古北口关城外的潮白河岸边,是一片辽阔的墓地,墓碑错落有致。照片拍摄时,很可能是清明节后不久,因为许多坟墓上覆盖着新培的泥土,仿佛在为逝去的先人祈福。
发布于:江苏省七星配资-配资公司-杠杆买股-配资入门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